Format | 形式: Research as part of the Harvard for Japan group | 美国哈佛大学日本后海啸重建小组
Year | 年份: 2012
Type | 类型: urban masterplan | 城市规划
Size | 规模: 20 ha | 20公顷
Location | 地点: Shizugawa (Minami Sanriku), Miyagi, Japan | 日本,宫城县,志津川市
Harvard for Japan design team | 设计团队: Chen Chen, Kenya Endo, Takuya Iwamura, Miho Mazereeuw, Josh Margul, Sky Milner, Nicola Saladino, Tristie Tajima, Jean You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方爆发该国历史上最强烈的地震与海啸,造成超过2.4万人死亡,摧毁了10万多户家庭。
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员与设计师共同成立了Harvard for Japan组织,对受灾地区的重建事业提供支持。
2012年夏,reMIX也成为Harvard for Japan一员, 参入到当地政府与城市规划机构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志津川市重建工作坊。这个有1.8万人口的城市几乎被海啸完全摧毁。
项目的初始阶段,当地规划部门已经完成了大部分战略性政策,我们在已有的总规框架中工作并提出改进方案。工作划分成四个主要板块:住宅、商业区、工业区和公园。
reMIX负责住宅部分的设计:根据规划,原先位于海岸低地的住宅计划迁往临近的山丘高地。已有的总体规划划定了三个住宅新区,但规划的位置决定该工程将涉及大量土方移动(例如,将山顶夷为平地,以便创造足够可供建设的大片平地),这个方案需要的时间长,成本也高。
通过对地形现状的分析,我们在规划住宅区中确定出一些坡度较缓的地区,尽量减少对地形进行的改变。我们编写了坡地转为台地及建筑的程序,利用参数化模型,优化土方工程,并提出一个更加顺应地势、更高效的路网基础设施。
我们提出不同的挡土墙和建筑类型的设计,以适应局部不同的坡度。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所控制的主要参数包括:最小和最大的宅基地面积,建筑退红线距离,建筑尺度,建筑朝向等。
对应不同坡度设计不同建筑类型的策略不仅帮助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还可以创造出一个多功能、多样化的城市空间,避免一次性建设的大规模开发项目往往带来的千篇一律。
这个基于台地的城市系统,因为不需要完全将山顶铲平,将允许重建工作更快,更灵活并且分阶段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