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 年份: 2014
Location | 地点: Beijing, China | 中国,北京
Status | 状态: completed | 建成
Type | 类型: installation | 装置设计
Program | 功能: exhibition | 展览
Size | 规模: 1,000 sqm | 1,000 平米
Client | 业主: Vision Magazine | 《青年视觉》杂志
Team | 团队: Chen Chen (陈忱), Federico Ruberto, Nicola Saladino, Virginia Savoini, Maria Francesca Di Alessandro, Gao Shu (高姝), Liu Ruonan (刘若男)
由reMIX临界工作室和VISION青年视觉合作完成的这一次临展空间装置是为了展示六组艺术家精心设计的作品。每一组主厨与设计师的跨界碰撞,都旨在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探讨食物-食材准备与设计-加工过程之间的联系。
这次活动是在一个1000平方米的展厅内举办的。在前期策划过程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适应设计及实践的多梯度方法:
-预制结构构件;
-投影仪展示及灯光效果;
-展陈及图形元素;
-服务生的着装代码;
-背景音乐。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及各种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展陈的最终效果直到展览开始的那一刻才得以完整呈现。此前,我们有三周的时间来完成所有的设计及预装任务,但是活动场地还要正常营业且我们不能挪动现有的隔墙及顶棚,所有诸如剪裁固定弹性布、测设灯光效果的工作都是在工作室完成的,只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12小时我们才真正进到现场实地拼装,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有趣的尝试。
设计以炼金实验室为载体,展示了味觉的生成过程。其混合时所产生的瞬时性构成审美表达的主要形式,以此向来宾提供非当下的感官体验。
切、削、拌、烘、蒸、冻、杀菌、干燥,驱使着食材发生宏观形变;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油脂、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则承载了食物的微观动态;二者寄形于展示中的任一图像、视频及实验过程。
他们在实验室空间中弥散,成为炼金术中反应现象、化学试剂、形变过程的视觉化呈现,在不可捉摸的烟雾与光影中构筑新的审美交互。
烹饪与设计桥接于膜状展廊,获形于炼金术中物质的变化。
此次展陈的临时性及场所特定性作为设计的初始条件,决定了材质选择及装拆过程的便捷性。装置及实验的独特感官美学形式,是对于材质的物质成本的积极回应。而最终,他们都将归于尘土,以不同的步调归于自然循环……
空间的转化与食材的嬗变具有相同的变化本质:他们恰都享受步移景异般转瞬即逝的体验,这一瞬时性与展廊的临时性呼应,完成了烹饪-设计跨界的一次尝试。我们的展廊由无菌空间过渡到蒸馏室,涵盖了种种异动的、短暂的、瞬时的、易腐的、易燃的感官体验。
观众无法对空间的整体形式一目了然——它不是一个具象形状,而是无形的空间体验,是探索过程中感官的刺激与响应。在这样一个发现的过程中,建筑固有的界限完全消解了,正如视觉(Vision)消解为一切知觉……